2 0世纪中叶的晚些时候,过去的35年以来,几代人的不懈探索终于让我们对家庭第一次有了深刻而全面透彻的了解。现在我们对于家庭塑造人生的力量更为清醒了,发现家庭对于个人的影响力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甚至有的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成年以后所有行为都可以在他幼年时期的家庭环境中寻找到答案。下面邢台心理咨询小编带您深入了解一下。
自贬:灵魂之病
我认为有许多家庭规则是具有伤害性及羞辱性的。它们破坏孩子人格的内在完整性,从而带来自贬之心。根据高夫曼所著《羞耻心》一书中的定义:“自贬是一种灵魂之病,是自己对自己产生最尖锐的痛苦之感。它或许出现在我们受到羞辱而呈现层弱之时,或是在挑战失败之时。自贬的心情是一种内心的伤痛,它将我们与别人陋离开来。”
高夫曼认为自贬的的心态否定完整的人性,是许多心理困扰的根源。诸如:忧郁症、孤僻、自我怀疑、偏执、强迫性行为、精神分裂、完美主义、自卑、自恋、边缘性人格等等,皆有自贬的心态作崇其中。它是灵魂的杀手,一旦人的自贬已经内化成功,生命便会渐渐被一种心理上的麻木凌迟处死。自贬基本上是一种自我否定,它铸成于我们早期与人相处的原始经验,尤其是青少年时期的家庭环境,并由此影响我们生活中的各种人际关系。
自贬心态和健康的羞愧
“自贬之心”和“健康的羞愧”是不同的。健康的羞愧是“我做错了”,而自贬是“我是个有问题的人”;健康的羞愧是“我犯了一个错误”,而自贬是“我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健康的羞愧是“我的行为不太好”,而自贬的态度是“我不好”,两者之间大不相同。
我们教育子女的方式,在过去150年中没有多大的改变,反观社会上节节高升的离婚率、青少年问题、毒品滥用、近亲乱伦、饮食无度以及身体虐待等,一再显示着问题的严重性。我认为这些现象在告诉我们,旧有的养育方式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社会了,为人父母者是到了解寻求新的养育方式的时候了。
遗弃导致自贬
有的父母在教养孩子时,基本上是用各种遗弃的方法来控制他们,而孩子从中学到的只能是自贬。
父母遗弃孩子的方式大都表现在:
1. 放弃抚育孩子。
2. 以不妥当的情绪示范来教导孩子如何表达情感。
3. 对于孩子情绪的表达漠不关心。
4. 不满足孩子发展中的依赖需求。
5. 对孩子施以身体、情绪、精神以及性方面的虐待。
6. 利用孩子来满足父母自身的依赖需求。
7. 利用孩子来维持名挽救婚姻。
8. 父母企图对外界隐瞒或否认他们见不得人的秘密,以致孩子为了平衡家庭而奋力保密。
9. 不去陪伴、关心及指引孩子。
10. 父母自己的行为不端,使孩子在别人面前蒙羞。
儿童期的孩子对父母关怀的需求是永远不会满足的。没有任何一 个5岁的孩子能够独立离家去自创前途。通常孩子要到15岁以后才会有离开家庭及父母的欲望,在这之前,他们一直都需要父母的照顾。
然而父母的遗弃扭转了大自然的秩序,违背了孩子的成长规律,孩子不但得不到关怀,而且必须要去照顾父母,他们变得孤独和疏离,因为他们失支了每个孩子都该享有的珍贵、独特的童年。父母的遗弃也因而造成孩子自贬、自卑的内心。遗憾的是,由于父母的自私,孩子被遗弃的现象有增无减。
以上是为您分享的关于自贬:灵魂之病,遗弃导致自贬的相关内容,如果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心理方面的问题,您可以来咨询邢台心理咨询师。我们会耐心为你解答。